近期关于小米造车的消息在市场传言、官方否认、市场新传言、以及官方再公告确认之间反复传播,小米集团股价也被一波波市场传言反复拉升又回落。
3月30日下午,靴子终于落地。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本公司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本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先生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今日港股小米集团尾盘快速拉升,收盘报价25.6港元,涨2.2%。
3月19日业界传出消息称小米集团正在快速推进造车事项,最快有望在1-2个月内立项,该项目由小米集团联合创始人王川负责,项目初步定位与类似,主打强科技属性的中高端市场。如今集团公告一方面确认智能造车事宜,同时明确新项目掌舵者仍是雷军。
自去年始,关于小米造车的传言便持续发酵,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徐洁云曾公开表示,“掌握一个原则就行: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3月又传出“小米正在和谈判使用其工厂生产电动汽车,最快下周宣布”的消息。3月26日晚,长城汽车公告称,媒体刊登报道提及小米集团正与长城汽车谈判使用公司工厂生产电动汽车, 经核实,上述新闻报道并不属实,公司并未与小米就上述新闻报道事宜进行谈判。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下新能源汽车板块非常火热,各行各业都追逐该风口。小米造车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供应链方面较为欠缺,但当下造车门槛逐渐降低,代工造车已经有过蔚来、小鹏等成功案例,也有阿里巴巴与上汽、百度与吉利等合作案例。今年年初苹果公司也传出与现代汽车、戴姆勒集团等洽谈造车合作的消息。小米方面也可以通过合作传统车企或委托车企管理的方式进行造车。
但作为造车核心的供应链环节,张翔认为小米还是应该由自己控制——也就是自己设计汽车,再寻找传统车企进行代工生产。如果将核心技术委托给外部车企去做的话,品质的控制能力就不在自己手中了,这对小米或任何其他厂商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此前创新和知识产权SAAS服务商智慧芽数据显示,目前小米汽车相关专利中发明专利超过96%,领域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电数字数据处理、数字信息传输、图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统、距离测量、导航等领域,汽车的零配件专利占比较低。智慧芽专利价值分析称,新能源车中特斯拉专利价值超过2亿美元,专利价值1864万美元,小米汽车相关专利的价值超过1亿美元。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bhha.com.cn/news/2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