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重发一篇过往比较受欢迎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以下是这篇重发文章正文。
(凯越集团产品展厅内面对海外用户直播)
(凯越集团义乌运营中心产品展厅参观)
(义乌商贸城泊菲化妆品店铺内与创始人袁婷交流)
“义乌,是制造业和流通业的分水岭”
再往前走,我们看见了一家专门做体育用品的店。
我儿子喜欢打篮球,坏了也就重新给他买一个。记得上次花了180块,还能接受。
我看见店里的架子上,也有很多篮球,我就问老板,你这个多少钱?
老板说,10块。
10块?都说义乌的东西便宜,但没想到这么便宜。
我又问,那你能不能卖一个给我,我想要一个最好的篮球,带回去给儿子当礼物。
然后,他走进去拿了一个给我,48块。
他说,我和你讲句实话,看你是管理团队带来参观的,我算你便宜。成本47,卖你48。
这就是义乌的生意。
不仅是篮球,逛了之后发现,几乎所有东西,都很便宜。
我平常喝水用的吨吨杯,100多买的,这里只要10块。
外面卖850块钱一套的瑜伽服,这里也只要40。
为什么会这样?
我突然有一种感觉,来到义乌,就像站在了中国商业的分水岭。左边是制造,右边是流通。
向左一看,能看见中国制造的巨大实力。向右一看,能看见中国流通巨大的提升空间。
过去40年,中国制造业蓬勃发展。
当全球制造业,因为成本优势而汇聚中国后,国内已经形成了彼此勾连的、复杂的供应链网络。
我们40年积累的,不仅仅是低成本的制造能力,更是产业的上下游关系,是供应链的复杂度。
比如说,一个小小的打火机,可能需要十几二十个零配件。但是,我们却能将成本控制在几毛钱。
因为几千家打火机配件企业,集聚在一个小镇,接到订单后,开车转一圈就能找齐配件,完成生产。
这在其他国家,是不敢想象的。他们如果要买齐这些配件,要发很多封邮件,要走很多个地方,配件要在海上漂很长时间。很久,而且很贵。
我们这种效率带来的比较优势,逐渐干掉所有国家的竞争对手,输出全球80%的产量。
中国制造的强大能力,叹为观止。义乌的发展,也得益于中国制造的发展。
但是,中国流通领域的效率,还不够高。
在中国,商品的平均定倍率,是4倍。也就是说,商品100元的制造成本,卖到你手上最终要400元。
有些商品的定倍率,甚至是10倍,20倍,50倍。
工厂,总代,省代,市代,超市,小商贩,终端消费者……一层一层,中间环节还是太多。
消费者买一个商品,还是花了太多钱。
不过,这也提醒我们,谁能减少中间环节,谁能把价格打下来,谁就有更多的机会。
依托中国制造强大的效率,然后拼命提高流通环节的效率,是一直要努力的方向。
砍一刀下去,就是一个新市场。砍一刀下去,就是一个新机会。
P.S:我们的“2023进化的力量·刘润年度演讲”将会在10月28日和你见面。在今年的年度演讲里,也会讲到更多有关商业相关的内容。点击下方预约按钮,即可提前预约观看2023年度演讲,让我们一起更早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