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广招贤士,尊重人才。当初关羽为他所获,在其宁死不降的情况上,他仍然将关羽奉为上宾,未伤毫发,足见曹操绝对不是心胸狭小的人。
作为当时汉室实际层面的最高领导人,曹操是十分多疑的。
这既与他与生俱来的性格有关,也与他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
曹操和刘备与孙权不同,孙刘二人当时已自立为王,他们麾下都是投奔他们要共谋大事的人;而曹操当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不正言不顺,想将他“除之而后快”的人不在少数,他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应对复杂的局面。
也因此,他几乎不信任任何人,甚至于他睡觉时都是打着精神关注着一切。
曾经有个士兵曾在他睡觉时给他盖上被子,他却怀疑有人要暗杀他,一刀结果了士兵的性命,尽管之后他表现得十分懊悔,但也足见他的谨小慎微。
在这件事情上,曹操表现的“懊悔”其实是做给别人看的,他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要天下人负我”的人。
曹操在当年的一次逃亡过程中,曾来到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本与曹操素有交情,主人让家人对他热情款待,并亲自出去买酒,他却因听到人家商量杀猪的方法误以为人家要杀掉他,为绝后患,他竟然将这善待他的一家人全数杀光而去,连外出买酒的主人都没有放过。
可见,曹操当时就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了。
或许,也正是曹操这样的性格让他处理任何事情都非常谨慎,特别是对于自己继承人的选择问题上,他对自己儿子们悉心栽培的同时,也时时留意孩子们日常的举动,看谁真正的能担大任,毕竟,对于当时的曹操来说,是相当于“有皇位要继承”的。
曹操一生育有25个儿子,我们前文提到的曹冲是他的小儿子。
曹冲很小的时候便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流传甚广的便有“曹冲称象”的故事。
他小小年纪就能够运用浮力原理,相对准确地测量出较大物体的重量,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也由此让小小的曹冲进入了很多人的视野。
当时,曹冲虽然年纪很小,但经常会对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他逻辑清晰,又很有见识,让许多谋士都自叹弗如,这也让曹操对他另眼相看,着意栽培,甚至有意传位给他,这也是曹冲的兄弟们远不能及的。
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少年天才,却未及成年便夭亡了,这也让父亲曹操心痛不已。
曹冲生时聪慧过人,受到了当时众人的交口称赞,可有一个人却说他愚蠢至极,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也说司马懿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举足轻重的一个人物,他的军事才能可与诸葛比肩,而且他的运策帷幄,为后来的司马家族篡位建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氏废魏建晋可以说是通过了三代人的努力,虽说真正坐上皇位的是司马炎,但若没有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等人在前的努力,靠他自己是绝难上位的。
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司马炎应该说是收获了“红利”而已。而在这个过程中,司马懿功不可没,他奠定了司马家族的地位,以及储备了大量的资本。
这样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为什么会说天资聪颖的曹冲“愚蠢至极”呢?
那是因为司马懿一生和曹操一样,都是身经百战,阅人无数,他们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多疑,他们可以说怀疑一切,日常对人喜怒不形于色,城府极深。
曹冲的“聪明”在司马懿眼中就是太过表露自己了,正所谓“过犹不及”,这也就是司马懿眼中的“愚蠢”。
司马懿未有所成之前,是非常低调的一个人,甚至有时会刻意隐藏自己的才能以迷惑对手。
曹操就曾担心司马懿太过强大动摇根本而动过废司马之心。
相传,司马懿虽然当时已经刻意不去显露自己,但还是引起了曹操的注意,甚至曹操做梦都会联想到司马懿。
有一次曹操梦中看见有三匹马在一个马槽里争食吃,曹操惊醒后担心不已。
他觉得这是上天对自己的警示,“马”就是司马家族,“三匹马”正是司马氏父子,而“马槽”的“槽”与自己的姓“曹”同音,就是指的自己,这个梦一定是说司马家族对自己有觊觎之心,所以曹操就想除掉司马懿,只是后来被曹丕劝住了。
虽然曹操还是反复叮嘱儿子要对司马家族多加小心,万不可予以重用,可惜的是曹家的后人没有听进去,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曹魏政权的覆亡。
曹冲的“愚蠢至死”
古之成大事者,多主张对自己的想法藏而不露,像曹冲这样过分显露自己的才能很容易引起旁人的不满及忌妒。
一来会显得其他人很无能,影响了他人的发展;二来也容易让自己的敌人抓住自己的弱点予以打击,所以,司马懿的评价也不无道理。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看到帝王的皇子们为了争位斗得你死我活,曹操虽然未能称帝,却在实际上与帝王无二,况且他的儿子众多,曹冲引起兄长们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
从这一层面来看,曹冲的爱出风头虽然获得了父亲曹操的认可,却也给自己暗藏了凶险。
他进入曹操的视线为自己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力,可进入兄长们的视线却给旧习惯埋藏了祸根。
有阴谋论者认为,曹冲的早夭并不是意外,而是死于兄长的算计,因为他夺走了曹操的关注,让本有机会成为曹氏家族未来掌舵人的兄长不满,而设计除掉了他。
在曹操的儿子中,曹丕最终笑到了最后,成为了曹操的继承人。
曹丕处事稳重,能文能武,重点是他会揣摩曹操的心思。
有一次,曹操即将外出征战,他的几个儿子来给他送行。
其他的儿子们都是中规中矩地祝愿父亲早日凯旋等等,但曹丕却一个字也没说,只是痛哭。
众人不解,曹丕说是“太不舍得与父亲分别”的原因,曹操听了感动不已,几乎瞬间老泪纵横。
要知道,曹操戎马一生,面对的都是冰刀雪剑、尔虞我诈,自己的手下说的也都是溢美之词,突然听到如此感性的、不带功利心的亲子真言,曹操很是受用。
这也让犹豫着传位给谁的他在这一刻下定了决心,要传位给最孝顺、最善良的曹丕。
所以我们说,论心机,曹冲是远远逊色于他的哥哥们的。
当然,我们今天来看曹冲的种种不成熟,不能忽略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当时的他还十分年幼,心智与城府都远没达到一定的程度,作为一个孩子来说,当时的曹冲其实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总结
曹操本人性格多疑,行事考虑得十分周到,但千算万算,唯独没有料到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没能在他的羽翼下得到安稳的庇护,反而可能因为他的宠爱断送了性命。
一代枭雄机关算尽,却在最为珍贵的亲情面前“马失前蹄”,如今想来,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三国战火烽烟已散,那一张张面孔、一段段往事我们也只能从史书的记载和人们的口口相传中解读只字片语了。
今天,我们感慨于曹操的枭雄本色,感叹于司马懿的小心筹谋,也痛惜于曹冲的昙花一现,更多的,还是对于生活在权谋世家的孩子们发出的一声叹息。
他们生来锦衣华食,琼楼玉宇,看似富贵无双,但为了生存,为了获取一个高位,不得不放弃骨肉亲情,不得不过早地让自己走向成熟,走向无尽的争斗之中,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bhha.com.cn/news/3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