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发自微信公众号“沪江法语”,作者Charlene FO
法国有一本名人录,从上世纪50年代就发行至今,已经收录了法国20100位各界精英和名人,这本颇有声誉的名人录源自英国,名字却挺有个性,叫做«Who’s Who / Qui est qui»(《谁是谁》)。
将近70年来,随着«Who’s Who»不断地添加和增订,这本书已经达到了2228页,重达4.2公斤,如果抱着这本书的话,就如同抱着一个新生婴儿,它甚至比大多数新生儿还要重。
由于名人录的封面是红色的,所以在法国又将其称作“ 大红书”( le gros livre rouge)。
· 名人录 ·
法国名人文化的“红宝书”
«Who’s Who»源自英国,第一个英国版以追溯到1848年,而美国版则是1898年。
1953年,雅克·拉菲特(Jacques Lafitte)买了“名人录”(Who's Who)的法国版权,当时选录的法国名人仅限于巴黎周边地区,其中包括了被《解放报》评为“贵族”的5000人的个人生平传记。第一版中的大多数名人都是 有权有势的男性,几乎都毕业于大学校(Grande école),只有少数女性(1.5%)和年轻人,平均年龄为56.4岁。
名人录一问世就售罄了,每两年更新一版,第二版就收录了1万个名人,这本名人字典很快就成了 法国政商界的“参考书”。1973版的名人录售价为250法郎。
从1974年开始,玛丽·特蕾丝·拉菲特(Marie-Thérèse Lafitte)接下了已故丈夫的工作,直到80年代由于政治格局出现了变化,影响了出版业。1984年,安托万·希伯拉德(Antoine Hébrard)收购了拉菲特的出版公司,接管了这本“大红书”,并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直至今日,最新版的名人录在法国社会依然极具参考价值。如今售价为690 欧元。
那么这本“红宝书”是如何 甄选名人的呢?
这些名人主要是活跃在 各个专业领域并且才华卓著,包括企业家和商业领袖、科学家、工匠和艺术家、新闻工作者、高级官员、运动员、自由职业者 ...
像我们熟知的马克龙、萨科齐、苏菲·玛索、齐达内等法国知名人士均在“红宝书”内。
独立的甄选委员会由匿名和自愿者专家组成,基于 四个标准来判断候选人兴趣和职业的可持续性:“ 名望, 声誉, 功绩和 为法国做出的贡献”。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主流媒体及相关权威机构,在确定候选人之前 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精确分析和处理,然后候选人将会收到一份四页的调查表,将会询问他们的职业、学历、亲友关系,之后将会进一步核查该候选人的信息及私人生活。
根据创始者的初衷,名人录会维持在2万人左右,每年会有添加的“新人”,也会有离开的。这些离开的大多数是已经死亡、不再活跃或者是犯法被判刑的人。当然,作为候选人也有权利拒绝被选录,一般拒绝进入《谁是谁》的名人大多是考虑到私人信息的因素。
显然,名人录已经成为了一个强大的 商务工具。用户大多是专业人士(包括商人、顾问、广告商、记者、猎头,政府和大使馆等),他们将其视为不可替代的信息来源。通过名人录中完整、可靠和经过验证的个人信息,可以发现名人们的家族史、学历、专业背景、知识和专长,以及联系方式。
· 精英“红宝书” ·
年轻化及女性占比增加
社会学家奥尔吉德·莱万多夫斯基(Olgierd Lewandowski)曾在社会学评论(Revue française de sociologie)中分析了1968年版的名人录。他认为这本“字典”只是 反映统治阶级的镜子,并不是反映整个社会的镜子。农业,工业和商业占总人口的80%,这方面的优秀却只占名人录中40%不到。同时,入选名人录的只有2%的女性,其中70%的女性生活在巴黎,32%的女性出生在巴黎,具有良好的家族血统和社会关系,受过高等教育,只有27%的女性年龄在50岁以下。
名人录内容的变更也反映了 法国社会结构关系的发展,自进入了2000年代,女性入选者人数不断增加(如今已经接近40%),而最初占入选者90%的资本家、银行家或地主相对减少,出现了更多的创业成功人士,如企业高管、咨询顾问或创业者。这些人中有60%以上居住在巴黎及其周边地区。
千禧一代(Les Millenials,又称为Y世代,指80后和90后)第一次在2020年版的名人录中出现,尽管他们只占新入选者的10%。值得关注的是,这批年轻力量中不少来自公司创业者、文艺和体育界。
2020年的选录者有550位,年龄从21岁到102岁,年龄最小的是足球运动员凯利安·姆巴佩(Kylian Mbappé),最长者是1917年出生的女演员兼歌手苏西·德莱尔(Suzie Delair)。其中48%的新入者年龄小于50岁。
除了姆巴佩外,足球运动员安托万·格里兹曼(Antoine Griezmann)和拉斐尔·瓦拉内(Raphaël Varane)也在同期入选。另外一些来自新技术行业的年轻创业者也引起了关注,80后中有Lyrebird公司的共同创始人亚历山大·德·布莱比松(Alexandre de Brébisson),他是语音克隆专家,该公司刚刚与De携手合作,还有Clustree的创始人兼董事贝内迪克特·德·哈菲丽·苏瓦珊(Bénédicte de Raphélis Soissan),她的公司专注于将人工智能服务于人力资源,90后新生力量中有92年出生的露西·巴斯(Lucie Basch)是反垃圾食物应用程序“Too Good To Go”的创始人兼CEO,90年出生的爱娃·萨杜(Eva Sadoun),创建了一个企业间投资平台Lita.co。
在刚刚推出的2021年版的名人录中,出现了 更多的女性, 更多的年轻人和新兴经济的从业者。今年一共有520个人被选录,年龄最大的是90岁的作曲家查尔斯·杜蒙特(Charles Dumont),最年轻的是22岁的自由滑雪冠军佩里安·拉丰(Perrine Laffont)。
各行各业的年轻佼佼者, 大多数都是来自巴黎地区的精英,比如追踪食品和化妆品中有害物质的Yuka app的联合创始人Julie Chapon,39岁的Crillon酒店高管Vincent Billiard,Legrand SA的总裁Angeles Garcia Poveda,指挥家Philippe Schoeller,布林香槟的董事兼画廊老板Thaddeus Ropac,以及Ynsect的共同创始人Antoine Hubert,他的公司专门从事昆虫的繁殖和加工,这位38岁的农业工程师表示他希望这本“大红书”能够使他在食品领域建立新的合作关系。
· 大红书 ·
追赶电子化潮流
虽说这本“大红书”中有着详尽的行业精英的资料,但是除了工作需求外,也并不是谁都乐意花690欧元买一本将近9斤重的高端装订书册认真阅读的。而且这本“人物字典”每年都会更新,总不可能一出新版就去买吧。
不仅如此,法国大型的书籍装订公司在过去十年中已经消失了。尽管对特定产品(例如厚本、小批量印刷或技术型产品)业内还是有些公司会承接,可并不那么容易。
作为一本在政经商界都有影响力的参考书册,«Who’s Who»获得了法兰西岛大区的80万欧元赠款,同时书籍装订行业也在考虑投入相同款项,用于协助名人录的出版和发行。这项160万欧元的投资将使“大红书”能够确保以现代化打印技术来生产和装订,并更好地开拓新市场。
面对来自互联网搜索引擎和信息轰炸的竞争,以及被质疑过于浪费纸张,出版公司所有者安托万·希布拉德(Antoine Hébrard)解释道:“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的优势是实用性强和便捷,而书本可以为读者带来阅读的乐趣。
其实«Who’s Who»的出版公司早已考虑到这个时代知识产业变型的需求,数字化发展始于2002年,发布了whoswho.fr网站,并在2011年推出了iPhone和iPad的移动应用程序,可让订阅者随时随地访问和搜索。每周还会定时推送法国名人的新闻。
目前该书售价为:690欧元
年度网络订阅+app:480欧元
书籍+年度网络订阅:790欧元
法国精英红宝书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外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ttps://fr.wikipedia.org/wiki/Who%27s_Who_in_France
https://www.whoswho.fr/page/qui-sommes-nous_selectivite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bhha.com.cn/news/3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