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第一款真真正正的为车设计的手机 ”,蔚来 CEO 李斌前不久在慕尼黑车展上如此描述第一代 NIO Phone 。
今天,在 2023 NIO IN 蔚来创新科技日上,真机终于亮相,六款配色,价格分别是 6499、6899、7499,主要是外观和内存上有差别。
配置上,蔚来给的不少:高通 8 Gen 2 的芯片,16G+1T 组合,5000 万像素三摄,5200mAh 电池,它还给了个很稀有的大面积超声波指纹识别,你录指纹的时候,指头刚贴上去就搞定了,非常迅速。
作为车企,蔚来讲手机的方式很特殊。你想听参数、跑分,斌哥一笔带过,取而代之的是给你讲纯粹、有温度、未来感、精致、手感和氛围、讲蔚来专属。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当在讨论一切蔚来相关内容的时候,旁观者通常会自动将 “ 蔚来车主 ” 和普通车主分隔开来,因为蔚来是行业少有的车主忠诚度与复购率极高的品牌。
具体到这次手机发布上,一个直白的问题是:
谁会买?
不一定是所有的蔚来车主,《 知危 》所了解到的一个最新内部数据是:蔚来车主中有六成使用苹果手机。
那么,凭什么会让苹果用户转化为安卓用户?
一位蔚来的手机业务部门员工向《 知危 》提到,目前公司只希望渗透剩下的四成安卓用户,再逐步争取苹果用户转化为双机党。不过,NIO Phone 从来没把自己定义为备用机,而是一款旗舰机。
从这款产品的销量预估上来看,即使是所有的蔚来车主人手一台,从第一台车交付到现在,也不过 30 多万,和主流手机厂商动辄千万的年出货量不值一提。
所以,我们姑且定义为,这是一款非常小众针对特定群体的特色手机。刨去完全定制化的车机互联,NIO Phone 在性价比上与主流手机厂商的旗舰机相比并不占优势,不过值得一提的是,NIO Phone 完全 0 广告,没有预装 App,非常清新,算是现在安卓里头的独苗了。
一个好消息是,内部用户反馈并不差。蔚来不打算把手机作为积分兑换的产品,只进行售卖,积分最高只能兑换 10000 分,原因在于他们担心漫长积累的积分会在短时间内消耗崩塌。
在无法用积分薅羊毛的情况下,蔚来用户还是展现了极强的购买力,“ 目前爆单了 ”,秦力洪在发布会后的媒体群访时透露。
这与知危编辑部前方同事传回的消息相吻合,发布会现场大部分车主都买了,一些试用过的车主评价很高,“( 运行速度 )很快 ” 。并且,除了积分兑换减一千,不同社群和等级的蔚来车主还有些更优价格。
据前方同事描述,中午的场景是这样的:“ 你买不买 ” “ 买呀 ” “ 那我也买 ” “ 叮!” 钱就出去了。
你看,蔚来车主们,从不手软。
无论卖得好与不好,作为旁观者,我们心中仍旧有疑问:
蔚来这真的不是在不务正业吗?
这些看似难以理解的现象,结合蔚来的核心理念细一琢磨,你就会发现,蔚来造手机,离谱,但似乎又合理。
2015 年,李斌和秦力洪曾在北京一家酒店里聊到深夜,最终确定蔚来的核心价值在于服务体系,并贯彻执行到现在。
某种程度看蔚来是一家汽车服务商,而不是汽车制造商,打娘胎里出来就是如此。遥想 2017 年 12 月那场在北京五棵松的发布会,李斌包下 8 架飞机、60 节高铁车厢、19 家五星级酒店和 160 辆大巴。把大量知名人士,以及 5000 名意向车主,都请到了现场。
当体会到在蔚来,买的不只是车,而是无上的尊重和管家般的呵护之后,蔚来车主就再也回不去了。
当然,要成为 “ 管家 ”,要做独一无二的用户运营,蔚来需要和用户更多的接触。
除了有 NIO Car,线下要有 NIO House( 牛屋 ),线上要有 NIO App,时不时高管们要在社区留言互动发个红包,让用户的意见上达天听,甚至车里要有 NIO Radio,绝的是不同地域里面还有方言节目。蔚来把车能触达用户的空间场域做到了极致。
但是 NIO 无法进入车主的家门,无法随时陪着车主,无法更了解车主,NIO Phone 就成了那个连接一切的楔子。
蔚来能通过手机有更多数据了解用户的喜好,性格,在李斌口中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给用户提供更人性化的智能体验。但是你要说更人性化的体验是什么?是不是越了解用户越好?
大部分从业者和普通人的想象力,就像 Vision Pro 推出的时候一样,脑容量不足。
蔚来在发布会给出的一部分答案是,比如在车里开会。
目前 NIO Phone 内置的三款办公软件钉钉、飞书和腾讯会议,在你使用时进入车内一瞬间,无缝流转到中控大屏,你可以回复信息,发送邮件,视频会议时汽车前视摄像头被调用,确保领导和合作伙伴能看到努力加班的你。
看,斌哥还是在为广大的中产阶级殚精竭虑,他懂这些繁忙的精英们想要的是一个舒适、高级、省力、不耽误工作的移动空间:NIO 默认驾驶位是机主,当驾驶位车门打开时,包括会议等流转到车机的应用会中断。
“ 我们还是定位高端市场。” 李斌在发布会现场重新强调了这点。
如果说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是蔚来做手机的显性原因的话,那么拿到人、车、生活之间万物互联的 “ 主动权 ” 可能是深层逻辑。
《 知危 》了解到,蔚来对于手机的兴趣甚至早于吉利,2021 年 9 月,李书福先成立了一家公司:星纪时代,宣布进军高端手机市场,同年,吉利收购魅族的消息传出。也是在这一年,蔚来终于决定自己下场造手机,并在 2022 年正式立项,手机部门提高到最高级别,负责人直接向李斌汇报,比车机部门的级别还高。
或许蔚来也曾想过和成熟的手机厂商合作,但一位产品经理向《 知危 》提到,和手机厂商只能做浅度联名,如果想要接入底层开发,手机厂商需要出人、出技术,既费力,又没有长期的回报周期,汽车品牌和手机厂商的合作摩擦阻力就会很大。更大胃口的,一些手机品牌希望将车机系统的控制权交给自己,但这是车企不愿意接受的。
到底谁给谁干活,谁反哺谁,对于独立的两个领域品牌来说,合作暂时并不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什么时候合作愉快呢?权力结构完全不对等的时候,比如搭载华为鸿蒙的极狐阿尔法,比如完全收购了魅族的吉利。2021 年除了走下坡路的魅族之外,市面上叫得出名字的手机品牌只剩下 OV 小米华为苹果,哪家都不可能屈尊于蔚来。
甚至,高傲的苹果还因为对汽车行业很封闭,让李斌念念不忘:蔚来第二代平台的车标配 UWB,苹果不开放接口,蔚来被搞得很被动。
既然不想受制于人,那就自己造。( 关于蔚来造手机背后的故事,《知危》会有后续文章发布 )
另外,普通用户很容易忽略的是,虽然车载 Android 并非 Android 的分支或平行开发版本,但它与手机和平板电脑上搭载的 Android 使用相同的代码库,位于同一储存区中,当重视起车机软件系统的使用体验的时候,手机厂商对于系统和内置 App 的优化优势就体现了出来。
据《 知危 》了解,蔚来的手机团队大约有 600 人,分布在上海和深圳,从前期调研,到研发,量产,满打满算,也只有两年多时间,从 0 到 1 的效率似乎很高。
2022 年 8 月,蔚来移动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其经营范围中,涉及移动终端设备和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12 月 8 日,蔚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了移动终端销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通讯设备销售等业务。
12 月 12 日,蔚来汽车又申请注册了 “ NIO Phone ” 商标。
李斌信奉长期主义,考虑到自研激光雷达芯片都用了 800 人,手机团队的 600 人投入烧钱甚至显得又很合理了,这个努力的速度,确实也有足够的理由让蔚来车主认同。
外界一直觉得蔚来烧钱,到处做和造车无关的业务,今天在发布会上,李斌在介绍激光雷达自研芯片的时候,第一次提到,做研发是为了未来的降本,就比如每颗自研芯片可以省几百块,起码以后不用再搞四颗 Orin 那么大的成本投入。
周期放的更远一些,手机业务也是在降本,扫清车机互联的生态闭环的障碍,蔚来的想象空间似乎又大了一些。
最后,在发布会后的媒体访问环节上,在知危隔壁办公的差评君问了斌哥和力洪一个问题:
蔚来对手机销量的预期是什么?
“ 没什么预期,大家都有手机用,等等没关系。” 斌哥微微一笑。而力洪哥则表示自己买也得排到 12 月才能发货了。
突然,很多疑问就有些释然了,没必要把预期提的那么高,先把坑占了,先把尊贵的用户符号建立起来,框架搭起来,车机互联,慢慢来,就这,也走在大部分新势力前面了。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bhha.com.cn/news/9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