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据考古发掘资料,远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距今4000~4500年前以磨光黑陶为特征的“龙山文化”,系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济南东郊龙山镇而被命名。由于穿越济南南部山区的齐长城为跨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暂未计入济南29家之内。
1、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批次:第一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长清区 孝里镇南的孝堂山顶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孝子郭氏墓地附属之祠堂,依据其祠内题记记载,祠堂大致建造于东汉初年(1世纪左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筑石刻房屋建筑。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用青石仿照汉代民居建筑的形象并缩小比例砌成。为中国境存最早的一座地面房屋建筑。汉代石祠据文献记载虽然不少,但是均已倒塌,现在所发现保存完整的,就只有这一处。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四门塔
批次:第一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历城区 柳埠镇东北方4千米处
四门塔,塔身通体由巨大的青石砌成,单层,正方形,四面各开辟一个拱门,故而俗称“四门塔”。于隋大业七年(611年)建成,已有1400多年历史。1972年,文物部门在对四门塔塔身进行大规模翻修时,发现塔顶内有“大业七年造”(611年)的刻字,确定塔的始建年代为隋代。是中国现存唯一的隋代石塔,也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单层亭阁式佛塔,为中国早期石质建筑之典范。有“中国第一石塔”、“华夏第一石塔”之美名。
3、城子崖遗址
批次:第一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章丘区 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博物馆
城子崖遗址位于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驻地,巨野河东岸,是龙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址,亦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1961年城子崖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入选十一五期间全国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名单,2013年、2016年分别列入“十二五”期间及“十三五”期间全国重点保护150处大遗址名单。
4、灵岩寺
批次:第二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长清区 万德镇境内
灵岩寺,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灵岩寺始建于东晋,于北魏孝明帝正兴元年开始重建,至唐代达到鼎盛,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观。唐玄奘曾住在寺内翻译经文,唐高宗以来的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也多到寺内参拜。1982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千佛崖造像(包括龙虎塔、九顶塔)
批次:第三批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地址:历城区 柳埠镇东北约 1.5公里白虎山东麓
千佛崖造像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柳埠村神通寺遗址西北方向的白虎山山腰,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造像区高数十米,长60多米,现存佛像240多尊,造像题记46则,是唐初60余年内贵族、宅民、僧侣等为父母、兄妹、儿女“祈福”而造。与千佛崖造像毗连的龙虎塔,是与四门塔齐名的著名古塔,因为塔门上雕刻有龙虎图案而得名。塔的建造年代没有确切的记载,根据建筑风格考证,应始建于唐代,补建于宋代。
6、西河遗址
批次:第五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章丘区 龙山街道办事处龙山三村北
西河遗址位于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龙山三村北,因其南、西、北三侧被巨野河支流—西河环绕而得名。西河遗址是山东省境内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中,保存较好、面积较大、内涵丰富的一处典型聚落遗址。1997年因发掘出大规模房址遗迹等重大发现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1年6月,西河遗址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汉济北王墓
批次:第五批
类型:古墓葬
地址:长清区 归德街道双乳山村
汉济北王墓始建于西汉天汉四年(前97年),为西汉诸侯王墓。广义的墓区包括双乳山汉墓、福禄山汉墓及东辛汉墓。其中双乳山汉墓墓主为济北国的最后一代王刘宽。汉济北王墓,从1995年底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墓葬出土了铜器、玉器、车马器具等2400余件,规模巨大,整体未遭盗掘,棺椁未经扰乱,位置迹象清晰。为全面、深入了解棺椁制度提供了丰富准确的资料和依据,在中国已发掘的历代岩石墓中也是罕见的。
8、小荆山遗址
批次:第六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章丘区 刁镇茄庄村西南约500米处
小荆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李文化为主的遗址,兼有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东周至汉代及宋元时期的遗存。东西约300米,南北约4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左右,由于大量取土,遗址已破坏殆尽,仅余下东北角和北半部分保存基本完好。因其南临长白山余脉小荆山,故将其命名为“小荆山遗址”。1992年,小荆山遗址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东平陵故城
批次:第六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章丘区 龙山街道东北
东平陵故城遗址汉代济南国、济南郡、平陵县治所遗址,建城于年(前204-815)。遗址总面积约360万平方米。分为冶铁遗址区和一号建筑基址。南面和西面的城墙保存较完好。城墙全部由土夯筑而成,内置木骨,城内有宫殿和手工业作坊。2006年5月被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洪家楼天主教堂
批次:第六批
类型: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历城区 花园路洪家楼3号
全称洪家楼耶稣圣心主教座堂,一般简称洪楼教堂,东邻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洪楼广场北侧,以洪家楼村而得名。洪家楼天主教堂是利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辛丑条约》的庚子赔款筹建的,由奥地利庞会襄修士设计、中国劳工承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开工建设,历经3年多时间,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5月竣工。整个建筑坐东朝西,立面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平面呈“十字形”,建筑面积约2600平方米。2006年5月,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万字会旧址
批次:第六批
类型: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市中区 上新街51号
济南近代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仿古建筑群。始建于1934年,1942年竣工,整组建筑南北轴线长215米,东西宽65米,占地面积13975平方米,主要建筑面积4284平方米。道院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布局手法,前后共有四进院落,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正门、前厅、正殿、辰光阁等主要建筑,两侧东西厢房以廊相连。门前照壁宽36米,基厚2米,通高约10米,底部为石砌须弥座,壁心嵌高浮雕琉璃盆景,盆体篆有“吉祥”字样。建筑布局得当,主次分明。旧址采用传统建筑手法,主体建筑的屋架结构,斗拱均采用清式大木作手法,但均为混凝土结构,是一座以宫殿与庙宇混合组成的仿古建筑群,是古代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技术、材料相结合的范例。
12、嬴城遗址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莱芜区 羊里镇城子县村
嬴城遗址,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遗址。嬴城遗址出土器物有石器、玉器、骨器、青铜器、铁器以及黑陶等多种陶器。官方量具的陶片,证明嬴城在齐国的经济地位。嬴城遗址出土的带陶文的陶片,系质地细密的灰陶,陶文为长方形戳印文,系陶器制成器胚时,在未晾干之前盖上的玺印。从断痕判定,乃一玺印的左边部分。该陶文为阳文且具备齐国官方陶文特征,为官营作坊产品无疑。
13、大辛庄遗址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历城区 王舍人镇大辛庄东南
大辛庄遗址是以商代为主的大型遗址,从历次调查和发掘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骨器和甲骨文等遗物判断,该遗址是一处集居址、手工业作坊、礼仪中心和墓地于一体的大型商代遗址。充分说明大辛庄遗址是商王朝经略东方的统治中心,在商代前期后段至后期早段,为我国东方地区规格最高的一处遗址,在商代考古与历史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2010年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牟国故城遗址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钢城区 辛庄镇赵家泉村
牟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辛庄镇赵家泉村,是周代至汉代时期的古城遗址。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620米,宽520米,面积近32万平方米。城墙用土夯筑而成,残高2米,顶宽3~5米,有东、南、西北3个城门。城东、南墙外有城壕,宽约5米,深约3米。现仅存西北角一段残墙基,高约2米,上宽1~2米。牟国故城遗址规模大,遗存种类多,是研究海岱中心区域考古学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遗迹,也是研究莱芜发展历史的重要遗址。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明德王墓地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墓葬
地址:长清区 五峰山南麓
1993年1月22日,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南麓的明代四号王陵被盗,济南市文物处于2月8日至4月中旬进行了清理。该墓依山凿扩,由墓道、墓门、雨道、前殿及两个并列的后室组成。两后室及前殿右侧各置一石砌棺床。据出土的两方墓志,知后室葬德庄王朱见潾及其妻刘氏,前殿葬其子济宁安僖王朱祐樳。朱见潾为第一代德王,正统十三年生,正德十二年毙。 五峰山南麓有七座王陵,原来均有享殿及内外两道围墙,现已毁,唯六号墓围墙尚存高大的墙心,南北长487.5米、东西宽286.5米、现存最高处约6米余,尚颇壮观。
16、平阴永济桥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平阴县 东阿镇浪溪河上
永济桥原名浪溪桥,永济桥为东西向,桥长55米,宽6.25米,整座桥非常雄伟壮丽,远远望去,好似横卧在浪溪河上的彩虹,因此古今驰名。根据《泰安府志》的记载,浪溪桥应当修建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当时为三孔石桥,后来因为发大水被冲坏。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改建,“以木一空,高四丈”,更名“永济桥”。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重修,桥高稍减。200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建筑,2013年3月5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翠屏山多佛塔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平阴县 玫瑰镇翠屏山巅的宝峰寺内
多佛塔,位于宝峰寺内。宝峰寺建有山门、玉皇阁、八仙阁。山门西南,石砌拱顶洞门,为二层。于院内沿阶可登。门内为小院,正中建玉皇阁。玉皇阁下石砌券门,阁顶之四隅建筑为三角形锥堞式,似鸟展翅。中砌垛孔短墙,若西欧古堡,风格奇异。多佛塔矗立在院内西侧,此塔建于唐贞观四年(630),明嘉靖元年(1522)重修。2018年再次重修。
18、长清莲花洞石窟造像
批次:第七批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地址:长清区 五峰山镇石窝村东半山腰
莲花洞石窟全名圣佛莲花洞石窟,现存1窟,始凿于东魏时期。窟平面略成长方形,宽4、进深5、高3米。正壁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四壁雕小佛242尊,洞外东石壁雕小佛10余尊。洞内题字大部漫漶,能辨识者尚有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及北齐乾明元年(公元560年)题记,为判断该窟造像年代提供了直接依据。此外在洞窟外现存有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重修的砌券拱门。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
批次:第七批
类型: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市中区 纬二路与经二路交叉路口
包括山东邮务管理局及其办公住宅楼旧址、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华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济南分行旧址、山东民生银行旧址、德国诊所旧址、小广寒电影院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济南分行旧址。涵盖了济南自开商埠初期建设的一批政治、金融、邮政、医疗、文化等机构设施,具有西方建筑特色,现均保存较好。每个建筑都各有特色、形式唯一,是代表济南商埠百年历史的一组近现代建筑群,是研究济南商埠区百年开埠历史、建筑艺术、人文特色及西方列强瓜分山东进行军事渗透、经济掠夺、金融文化侵略的一组建筑精品,反映了民国时期济南历史、建筑、人文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及研究价值。
20、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
批次:第七批
类型: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null 车站街东侧
胶济铁路济南车站于1915年建成使用,为德式建筑,是一字型不对称,两层楼高。大厅原为12米高大厅,后被日本人加层,又打通东西两座副楼。大厅内部均为大理石砌成,地面有五组太阳拼花;东墙上有狮头水池遗物。西墙有打成门的原售票窗口。东楼为普通和贵宾候车室,西楼为独立外门,经营旅馆和商贸。外墙以六颗爱奥尼克柱、落地窗及五彩玻璃夺人眼目。这里的西楼成了“济南铁路美术馆”;东楼为“百年胶济铁路陈列馆”,大厅有标牌介绍胶济铁路发展史和建筑介绍。2013年5月, 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批次:第七批
类型: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历下区 文化西路44号
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是齐鲁大学的校园建筑(1905-1924年),分布于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广智院内。包括原齐鲁大学、齐鲁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近现代建筑,建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是一组较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二三层的楼房,平面布局全部为西方近代建筑形式。2013年,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
批次:第七批
类型: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天桥区 泺口街道滨河南路标山路
泺口黄河铁路特大桥是津浦铁路上的一座跨河大桥,是近代史上世界列强掠夺中国主权的见证。大桥建成之后,此地成为北达京津、南至沪宁的重要交通枢纽。正因如此,在战争年代这条铁路也遭受了严重创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津浦铁路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大力进行桥梁加固和线路维修扩展,运输效率显著提高,通车能力不断扩大,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1月,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23、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
批次:第七批
类型: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钢城区 辛庄镇石湾子村
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是1917年修建的四合院建筑。占地南北长25米,宽18米。现有瓦房12间,其中北房5间,东西长18米,宽5米,高7米。房脊、梢饰有陶兽。西和南房各3间,形制与北屋相同。东南大门1间,高5米,宽3.75米,进深3.25米。原有东屋,建国后拆掉。均为石基、砖墙、灰瓦。
24、焦家遗址
批次:第八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章丘区 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约800米
焦家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约800米,南面距城子崖遗址4公里处。焦家遗址中部隆起,四周低平,为大汶口文化遗存,并有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代、汉代的遗存。其东西长约900米,南北宽约700米,西部一直延伸至历城区境内。1987年发现,199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试掘,出土及采集大量石器、陶器等。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焦家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5、汶阳遗址
批次:第八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莱芜区 钱塘江街汶阳遗址公园(双龙寺附近)
遗址南北长500多米,东西宽300多米,台高出四周平地2.5米左右,表面呈鱼脊形,文化层在地下0.3米左右,厚约0.5米至1米。汶阳遗址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延续时间较长,为我们研究汶河上游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又为证明汶河上游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2019年10月16日,汶阳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6、刘台子遗址
批次:第八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济阳县 曲堤镇刘台村西约150米处
70年代初,村民在台地南部发现一座古墓, 出土一批铜器。据此,德州地区文物组、济阳县图书馆于1979年3月探查清理古墓1座,编为2号墓;1980年冬和1982年冬,又两次进行钻探,发现龙山文化遗物,查明了一批墓葬,清理2座,编为3号、4号墓。1985年5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清理古墓2座。2019年10月7日,刘台子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7、老庄大佛寺石刻造像
批次:第八批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地址:历城区 锦绣川乡老庄村北青铜山阳悬崖上
老庄大佛寺石刻造像,是山东地区现存石窟造像中最大的一躯,造像坐北朝南,宽5.4米,深5.1米,高9.25米,主佛高9.05米,占据窟中主要位置,为唐代凿刻,居全省雕凿佛像之首。2019年10月7日,老庄大佛寺石刻造像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8、济南万竹园
批次:第八批
类型: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市中区 泺源大街190号
万竹园,又名张家花园,曾是山东督军张怀芝的私家花园,坐落于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趵突泉公园西,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该园有3套院落,13个庭院,186间房屋,还有5桥4亭1花园及望水泉、东高泉、白云泉等名泉。前、东、西三院成品字形排列,是吸取北京王府、南方庭院、济南四合院建筑特点糅合而成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因园中多竹而得名。元代,因园内筑有 “胜概楼”,赵孟曾有诗描写其壮观,称“济南胜概天下少”。
29、五三惨案遗址
批次:第八批
类型: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槐荫区 五里沟街道经四路370号
济南惨案(Jinan Massacre)又称五三惨案。民国十七年(1928年), 蒋介石领导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日本军国主义担心中国一旦统一,就不能任日本肆意侵略,于是竭力阻挠北伐战争的进行。1928年5月,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准备用武力阻止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当国民革命军于五月一日克复济南后,日军遂于五月三日派兵侵入山东交涉署,将交涉员蔡公时割去耳鼻,然后枪杀,将交涉署职员全部杀害,并进攻国民革命军驻地、在济南城内肆意焚掠屠杀。
追迹攻略|陕西榆林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览
追迹攻略|陕西延安2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览
追迹攻略|陕西咸阳3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览
追迹攻略|陕西渭南市6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览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www.bhha.com.cn/news/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