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想知道未来吗?快来看智能手机的10种创新之路!模块化手机「想知道未来吗?快来看智能手机的10种创新之路!」

还记得智能手机最初的设计形态吗?“侧滑”、“滑盖”、“全键盘”等元素“满天飞”。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个性设计都已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如今智能手机已经变得越来越像,也因此让很多注重个性的童鞋感觉很不爽。

1466642025343

当年的智能机多个性!

考虑到个性需求是无止境的,所以智趣狗今天就为大家梳理出了10条智能手机的创新之路,如果你想找一款差异化十足的产品,那就从符合下面创新之路的新品里找一找吧。

玩出花样的曲面屏

自从三星于2014年发布Galaxy Note Edge后,曲面屏幕这个概念就在智能手机领流传开来。随后,Galaxy S6/S7 Edge、Note7将双曲屏玩到成熟,而vivo、小米、华为、金立等品牌也在旗下高端产品上引入了双曲屏概念,曲屏手机普及将至。

234324

曲面屏刚出现时的确算是新鲜的玩意儿,但用的人多了也就没啥意思的了。还好,手机厂商在曲屏的基础上还是搞出了不少微创新。

12312

比如,将屏幕表面玻璃的上下两端也弄出弧度,美其名曰“四曲面”。如果手机背面也是玻璃,并将四边削出弧度,那就是“八曲面”,既提升了颜值又能改善手感,玩的不亦乐乎。

视觉惊艳的全面屏

如今屏占比已经成为了智能手机的一个重要参数指标,当屏占比达到一个临界点后,“全面屏”概念也就顺势出炉了。

234324324

夏普Aquos Crystal和小米MIX算是全面屏手机的代表,随后ZUK Edge、三星Galaxy S8、LG G6等手机也都向全面屏发起了冲击。不过,后面几款产品距离全面屏还有一点距离,它们都只是通过压缩屏幕上下边框,大幅提升了屏占比。

屏幕边角的小创新

继续前面的话题,LG G6在向全面屏发起冲击之余,改用了18:9长宽比的FullVision屏幕,同时屏幕边角还采用了圆角矩形。该设计的好处是能保护屏幕四角不容易受外力破碎,而且使得屏幕看上去更加美观。

捕获

18:9长宽比的FullVision屏幕可以轻松地分成左右两个正方形区域,分屏显示时的效果更完美。

捕获1

对了,不出意外的话三星Galaxy S8的屏幕也将是圆角矩形设计,看来这种屏幕将会成为今年旗舰机型的标配。

捕获2

1+1的双屏幕设计

无论是曲屏还是圆角矩形,都是在一整块屏幕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无非是利用OLED柔性屏技术将它卷曲、削边而已。如果在一块屏幕的基础上,再塞进一个屏幕怎么样?

LG V10/V20就是双屏幕设计的代表,它们都在屏幕的右上角塞进了一个长条形的副幕,可以用来显示通知、快捷按钮等,从而提升获取信息和操作的效率。

捕获5

如果你觉得这种双屏幕不过瘾,现在还有在手机背面加入电子墨水屏的。以海信A2为例,它的正面配备的是一块5.5英寸FHD级别的AMOLED显示屏,背部则是一块5.17英寸qHD分辨率有电子墨水屏,这块屏幕在阅读、浏览新闻等场景下使用更有利于省电以及保护视力。

捕获3

实际上,海信A2的电子墨水副屏的设计是参考了俄罗斯Yota Devices早前推出过的YotaPhone,它才是世界首款双屏智能手机。

timg

面向未来的折叠屏

接下来的还是屏幕,这是在曲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挖掘出了柔性屏幕的潜力,让屏幕可以折叠,从而帮助智能手机从直板机再度回归到翻盖机时代。可惜,这种折叠屏还处于概念机阶段,啥时可以量产普及,就不是小编说了算的了。

213123

玻璃后盖的那道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中高端手机不再玩全金属设计了,而是回归到了双玻璃材质的结构。原因很简单,金属材质可发挥的空间太小,无非是拉丝金属的纹理、表面镀膜的手感、天线条的粗细位置,很难有所差异化。而玻璃材质后盖就有得玩了,比如可以引入更多颜色,在光线照耀下可以闪出不同形态的光泽,提升辨识度。

22343242

解放双手的虹膜识别

这年头指纹识别已经不是啥新鲜技术了,而且每次都得用手,好不麻烦。于是,一种更高大上的虹膜识别技术便出现了。以三星Galaxy Note 7为例,这款手机屏幕上方除了前置摄像头以外还有2个“窟窿”,里面分别嵌入了一枚红外IR LED和虹膜摄像头,它们协同配合实现了眼睛一眨就解锁的便捷。

00

虽然Note 7因爆炸门而退市,但它却让我们看到了虹膜识别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前景,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产品因突出差异化而引入类似的技术。如果你对虹膜识别背后的原理感兴趣,可以参考《一个眼神就能解锁!虹膜识别到底是什么鬼?》这篇文章哦。

玻璃下面的指纹控

如今指纹识别模块大都位于手机Home键,或是被移到了手机背面/侧面,而我们的耳朵也被哪个位置用着更顺手的讨论磨出了糨子。

随着声波和射频式指纹识别方案的成熟,很多手机已经将指纹识别模块隐藏到了玻璃盖板之下,让指纹模块和屏幕玻璃结合为一个整体,只要手指移到特定的位置就能透过玻璃实现指纹验证。

15

这还不是结束哦,未来,整块屏幕都能用于指纹识别(无需找到指纹识别的指定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到时我们才能看到真正完美的全面屏手机。感兴趣的童鞋欢迎点击《隐藏式指纹设计要干掉Home键?5图揭露手机指纹识别的黑历史》查看指纹那些事儿。

无限可能的模块化设计

虽然曾被寄予厚望的Google ARA项目(原Project Ara)搁浅,手机DIY的梦想宣告破碎。但是,模块化手机还是在摸索中继续前行着。无论是LG G5还是MOTO Z,都通过独特的机身结构,可以加装不同功能的附件。可惜,模块化设计要想取得成功,除了需要降低价格门槛,还需一整套生态系统的配合,比如有更多厂商介入研发实惠好用的功能组件,有软件厂商针对这些组件开发有趣的APP。

1467010686129

希望模块化设计不要成为绝唱,这应该是最能体现品牌技术实力和影响力的差异化创新点。

源于系统层面的智慧

都是Android系统,但不同品牌手机用起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这背后就取决于厂商对用户的需求和心理的把脉,对原生Android系统进行针对性的功能开发和优化。而这种源于系统层面的自定义,也是体现差异化的关键环节。

Screenshot_2017-01-06-07-59-29

最新文章